?科技新知原创
作者|魏宇奇编辑|向阳
年,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李书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目标:“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这个有些狂妄的目标,哪怕放到8年后,吉利真的收购了沃尔沃之时,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李书福自然知道收购沃尔沃的难度,为此,他从众多候选人中选中了在从业经验丰富,熟悉欧美汽车行业的沈晖。沈晖不负所托,克服了一系列难题,帮助吉利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在沃尔沃的后续发展上,沈晖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治下,沃尔沃实现了扭亏为盈,中国市场也成为了沃尔沃最大和最盈利的市场。
出色地完成沃尔沃收购案,让沈晖走到了仅次于李书福的位置。“李书福对我还是不错的,相当于我的师傅。”沈晖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表现出对李书福的敬佩。
然而李书福在被问到沈晖时,态度却与沈晖提到自己时大相径庭。年,李书福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原本与记者相谈甚欢。当话题转到沈晖时,李书福脸色突变,摆手结束了谈话。
这次谈话的背景是,威马在不久前宣布已募集近亿人民币,风头正盛。当时,威马的核心团队共有9人,其中有四人曾经在吉利或沃尔沃任职。在威马进行融资时,吉利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威马,并索赔21亿元。
在新能源战场上,李书福和沈晖这对昔日的“师徒”变成了竞争对手。
在具体的造车路线上,威马是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吉利则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缩影。在走过融资大战、量产交付两道坎后,威马与科创板的距离越来越近。几乎就在同时,吉利也开始筹备在科创板上市。
五年间,伴随着吉利与威马的三次交手,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冤家”完成了向“难兄难弟”的转变。
01造车风起
吉利和威马在今天虽然分属新老势力两个阵营,但在起步阶段,二者的处境十分相似。
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因为身份问题迟迟拿不到汽车生产证的李书福,打出了一张苦情牌:“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在这之前,他曾找到台州市*岩区、浙江省机械厅,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可能。省机械厅还送给他一句话,“你去北京也没用,国家不同意,工厂不能建,汽车就是生产出来也不能上牌。”
摆在李书福和吉利面前的,不只是准生证的问题,他的“轿车就是轮子+方向盘+发动机+车壳+沙发”观点,更是让吉利饱受质疑。
沈晖和威马,在这方面与前者身处相似的困境。
烧钱太多、PPT造车对威马来说是家常便饭。更关键的是,其团队有丰富的汽车从业经验,这在为它打开融资的方便之门的同时,也引来了怀疑。
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是两个物种,其他传统车都存在包袱太重,导致转型速度过慢的问题。
全球销冠大众,曾在年制定了一份“电动版战略”,希望在年成为中国电动车市场领导者。结果却是,大众的纯电产品直到年才姗姗来迟。团队中70%来自传统车企,只有30%来自软件行业的威马,会重蹈大众的覆辙吗?
吉利进入新能源行业不比威马晚。年,吉利高调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这说明吉利是自主品牌中率先向电动化转型的企业。
这个计划比大众的“电动版战略”更加激进。吉利的计划是,到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混动占比65%,纯电占比35%。同年,沈晖创办威马汽车。
几乎同时进入新能源市场后,吉利和威马迎来了第一次交手。
为实现目标,吉利花了大力气。目前吉利国内的纯电动品牌就有四个,分别是有沃尔沃血统的“极星”;与戴姆勒联手打造的高端品牌smart;定位低端的枫叶汽车,以及“几何”。如果再加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的远程汽车和伦敦电动汽车,吉利旗下拥有6个新能源品牌。
拳头虽然打了不少,但这些拳头几乎都是空心的,吉利在新能源上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油改电的“半吊子”。
油改电,顾名思义就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做改进,拆掉油箱、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取而代之的是动力电池、电动机以及电控系统。
这种模式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一方面,能让车企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进入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这种妥协的产物,从诞生之初就存在空间小、续航差、舒适性差等缺点,只能充当过渡性产品。
以几何系列为例。几何系列的首款产品几何A,对标的是特斯拉,拥有较为前卫的外形和主流的续航能力。
然而几何A是帝豪GL的油改电版本,与特斯拉存在本质上的差距。随后的几何C依然是油改电而来,只不过模板从帝豪GL变成了帝豪GS。“枫叶”的第一款车30X也是一款油改电产品,模板是远景X3。
在售价上,吉利不仅上演了自己打自己的戏码,还和威马“撞了车”。
还是以几何A为例,15万-19万的售价范围跟自家的帝豪新能源系列相近,威马的EX5、EX5-Z的售价也在这个区间。
巧合的是,吉利和威马都曾定下过宏伟的目标,但都没能实现。
进入新能源市场之后,吉利新能源产品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一直没有超过10%。占比最高的一年是年,销量超11万辆,占比为8.3%。年,吉利全年销量为万辆,尽管保住了中国品牌乘用车第一名的头衔,但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同比下降了66%,仅有6.81万辆,占比萎缩到5.15%。
沈晖曾给威马定下了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然而,威马虽然在年拿下了新势力销量亚*的位置,但目标完成率仅有16.88%。年,威马的销量排名跌到了国产新势力的第四名。
与李书福和沈晖亦师亦友的关系相比,吉利和威马虽然分属两个阵营,但都在争夺同一份蛋糕也是事实,这让“共同做大蛋糕”的论调只适用于一时。从销量走势上看,吉利与威马的第一次交手以平局收场。
02迎战智能化
年5月,大众宣布停止交付旗下的高尔夫新一代产品高尔夫8,原因是它的软件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发动机运转。
这暴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传统车企在软件方面的能力是如此孱弱。这个问题其实在高尔夫8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年亮相的ID.3就一直被软件问题所困扰,交付时间也因此频频跳票,直到去年9月才开始交付。
频频跳票的结果其实还是大众投入重金之后换来的,如果换做实力弱小的车企,情况肯定更加糟糕。
这给所有想参与新造车运动的企业都敲响了警钟:与电动化处在同一场革命当中的,还有“智能化”,前者以硬件为主,后者则更需要软件。
目前,在这两方面以特斯拉的成绩最为突出。大众品牌负责电动汽车的董事会成员吴博锐和集团CEO迪斯都曾表示,在生产电动汽车和软件方面,特斯拉比竞争对手领先。
去年十月,FSD的价格从美元涨到了美元。而吉利旗下的“枫叶”30X,预售价不超过8万元。按照这个趋势,离特斯拉“买软件送车”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其软件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毫无意外,在软件方面吉利和威马也是对手,而且二者都把希望放在了百度的身上。
今年1月,吉利宣布与百度合作造车。年11月,百度资本领投了威马的B轮融资。据媒体报道,威马得到百度资本投资的条件是:威马不能做自动驾驶,只能用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如果想在车上搭载非百度系的应用,也必须得到百度的首肯。
这意味着,在智能化上,吉利和威马上演了与国产手机品牌都在争夺高通芯片相同的戏码。就算不情愿,二者也不得不竞争一番了。
与在销量走势上打了个平手相比,这次交手威马是处于不利位置的。
首先,在得到百度投资后,威马的核心竞争力就被“阉割”了,只能受制于人,而吉利手上有多个选项。
其次,就算威马没有与百度捆绑,选择自己研发,也未必能依靠智能化突出重围。这与智能化的特点有关,它们的特点十分相似:市场规模大,前景好;技术难度大;需要大量数据作支撑。对新势力来说,除了第一条是好消息,其他两条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汽车智能化主要有两方面,汽车操作系统(简称OS)、自动驾驶。
国内的新势力在车载OS上都选择了基于Andriod做深度定制。自动驾驶方面,除了威马选择与百度深度捆绑外,其他都表示会进行自主研发。
一个足以说明问题的现象是,下决心全部自研的大众,在砸了重金的情况下,依然碰了一鼻子灰。
在电动化上,大众计划到年直接投资超过亿欧元。为了解决车载OS和自动驾驶,大众还在年组建了一个规模为几百人的软件部门“Car.Software”,推动数字化转型。然而,高尔夫8还是因软件问题停止交付,ID3也因此而跳票。
03抢滩科创板
在经过量产和交付之后,上市就成了新势力的下一步。
据上海证监局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这表明威马汽车已完成上市辅导。若无意外,威马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新势力。
巧的是吉利也选中了科创板。从进展看,吉利已经在去年9月完成了首发过会。考虑到恒大汽车去年9月才表示,拟申请上科创板。“科创板整车第一股”的头衔花落吉利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一股”往往会受到市场追捧,蔚来上市时就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在国内,*策开绿灯也为车企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不过,就算二者中有人拿下了“第一股”的头衔,也无法高枕无忧。
与蔚来相似,上市能给吉利、威马带来的最大益处,或许只有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
吉利在招股书提到,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总额为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亿元。
资金自然是支撑车企发展的关键,但这不是全部。在大方向上都没有出错的情况下,胜负手往往在于某些关键点。
作为一家民营车企,吉利的嗅觉不可谓不灵敏,很早就意识到了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行动却没能跟上意识的节奏。个中缘由其实跟吉利在燃油车上存在的问题一样,那就是内耗太严重。
吉利是新能源布局最广泛的车企,然而多线作战往往会分散有限的精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同室操戈”。
例如,帝豪GSe与几何C同为紧凑型SUV,同时,前者价格区间在10.99万-15.99万元,后者在12.98万-18.98万元。
当发生“同室操戈”时,最好的情况是有一方在销量上出彩,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多数都是双双折戟。去年8月问世的几何C,首月销量仅有辆,全年累计销量为辆;帝豪GSe的表现更差,在去年3月份只卖出了6辆,全年销量为辆。
威马的问题在于,在自动驾驶、智能化上选择依赖百度,让它失去了对新势力来说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清晰的定位,也让它的前景不明朗。
自动驾驶和智能化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威马在这方面受制于人,自然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
在定位上,威马在创立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三步走”环环相扣,一环接一环的,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三步走”也就不成立了。其中最关键的是,威马必须拿到足够的销量,才能积累足够的数据,从而为第三步积累优势。
现实却是,威马的销量已经开始下滑。威马年累计销量达2.2万辆,在新势力中的排名从年的第二名下跌到第四。只有一款车型在售的理想汽车,去年的销量比威马多了近一万辆。可见在销量上,威马明显“掉队”了。
换句话说,上市对吉利和威马来说固然是好事,但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自身短板明显的情况下,即便二者中的任何一方在造车、自动驾驶以及上市任何一个方面比对方更有优势,也不能确保它能笑到最后。
04结语
新造车风起五年,吉利和威马都在这五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二者的发展走势如出一辙。吉利凭借市场空白和*策补贴,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威马也曾是新势力的亚*。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二者都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与手机行业相似,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吉利和威马在电动化上的差距并不大。在智能化上,它们又都选择了百度。
五年后,吉利和威马在通过入局新能源,抢占智能化高地,即将登陆科创板这三次交手之后,不仅无法分出高下,反而越打越像,成了“难兄难弟”。
END
「科技新知」腾讯科技新锐自媒体钛媒体十大自媒体作者新浪科技创事记十大年度作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