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豪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Rover到荣威换标从不是解决销量困
TUhjnbcbe - 2021/4/22 22:15:00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今天来聊聊荣威。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要先举一个例子。

《泰坦尼克号》大家都看过,里面女主角Rose的母亲反对自己女儿与Jack这个千年一遇的小鲜肉来往,只是因为他穷么?

我们来看下她对Rose说的这几句话——

爱情不能当饭吃。

Rose的家族已经破产,光鲜亮丽的贵族头衔之下,是完全无法负担贵族体面的庞大开销,所以需要与Cal这个NewMoney(暴发户商人)联合,或许这就是一次交易,Cal付出的是金钱,获得的则是打入传统英伦贵族圈层的门票。

Rose与Jack之间充满着纯粹的爱情,在Rose的母亲眼里,身份是穷小子与贵族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看得更加清楚,判断也极为冷酷,如果自己的女儿被Jack这个又坏又帅的小伙儿拐走,那么自己曾经坚持的贵族礼仪、自己的修养以及自己的阶层,将真正跌落凡间。

自私,但现实,也是典型的英国思维。

同样,上海汽车获得罗孚的过程,也是极为波折,事实上,英国人从来没想过要把罗孚完整地卖给中国企业。

罗孚对于英国人的意义,要比MG之于英国汽车工业更加深刻,它是与劳斯莱斯等名车并驾齐驱的品牌,它曾是英国皇室、首相以及罗马梵蒂冈教皇钟爱的座驾,这些人的分量无需多说。

这是真正属于英国的超级豪华车。

但同样,随着英国国力衰退,它被英国航空公司买下(自己人),随后又被德国宝马公司接管(豪华品牌到了豪华品牌手里,面子留住),但即便经营不善甚至濒临绝境,它也不愿将自己卖给上汽,因为它明白一旦将自己送到中国人的手中,自己的阶层将不复存在。

贵族品牌最终会沦落为平民家用车。

所以年,罗孚与上汽谈判破裂,最终自私的罗孚走向自己宿命的终点——破产。破产之后的罗孚自然无法决定自己的去向,在兜兜转转之后,最终还是落入了上汽的囊中,但已经今非昔比,上汽荣威拿到的,仅仅是几条生产线而已,关键的销售渠道还是错过了。

但这时候,你还认为它是一台堪比劳斯莱斯的豪华车么?所以,年阿斯顿·马丁宁可委身加拿大富豪斯托尔,也不愿意被吉利收购,基本也是这个逻辑。

捷豹路虎就是前车之鉴。

先天不足是一方面,但同样,上汽在打造荣威这个品牌时,也走了不少弯路。

它在08年前后,基本上在营造一个“英系车”的概念,认为“英系车”荣威能够与“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并列,成为车市“第四级”,但沿用罗孚传统雪茄车身的荣威明显无法承担这一重任,也让英国贵族式的车展展台和展厅、英伦绅士生活方式等推广全部打了水漂。最终救命的还是那台荣威,不到10万的平民车。

而从销量来看,荣威倾尽全力打造的荣威、荣威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机械结构、底盘调教、发动机技术、装配工艺等,都无法承担其“下压自主,上打合资”的野望。

以韩国双龙技术所打造的荣威W5是一件好产品,但不是一件好商品,动辄20万左右的售价,在年前后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太高了。咱们抛开售价来说,荣威W5的五连杆底盘、最大爬坡能力35.72°、最大功率马力的2.0T发动机、非承载式车身、纵置后驱平台等,在当时堪称国产越野车中的翘楚。这台车在荣威眼中,是一台以越野SUV的底盘打造的城市SUV,但其油耗和驾控完全不符合都市SUV的定义。太过实诚的它,完美避开了SUV增长高峰,但通过它的成败,也让荣威知道中国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一台都市SUV,从而成就了荣威RX5的辉煌。

决策上的紊乱,导致荣威的营销一直属于追随流量,但毁誉参半的状态,此前的英伦风就是例子,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它肆无忌惮的碰瓷。

对于荣威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在宣传中“超越”的,比如荣威i6能够吊打轩逸、朗逸,它的新能源车在电动车领域可以把比亚迪吊打,哦对了,荣威RX5MAX还“吊打”了一台波音,它成功将这台重达36吨的庞然大物向前拖拽前行40米,公关稿称,这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巨大进步”,因为这是“继大众途锐、保时捷卡宴、日产途乐等车型之后,首次有中国品牌完成该挑战”。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用一个又一个的噱头,或者说是营销手段来促使购买,更能够让人接受的还是产品质量,这点曾是荣威RX5的痛点,但也成为荣威RX5的爆发点。

事实上,在荣威RX5上市之初,产品出色的颜值和空间很是吸引了一群消费者,但随即双离合顿挫感、发动机异响、天窗异响、转向异响等问题层出不穷,损耗了它的元气,不过随着年代款的推进,产品故障率也在不断降低,如上图所示,现在荣威的故障率已经基本稳定在第二集团,但与第一集团相比,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但它与其他自主品牌的差距在哪儿呢?我想,还是在于“求生欲”上。荣威作为上汽的一员,只是“赚个零花钱”,他们的销量,对上汽来说是个补充,但吉利和长城,都是“赚钱为了活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是一个更重视市场的品牌,它立足北方,虽然三大件不行,但它具备极为严格的成本控制,现金流相当健康,河北保定作为北方城市,很难与京津竞争,同时一汽的强势也让它无法享受到东北人才红利,只能从河北“内部挖潜”,从体验上下功夫。因而你看到它为车内配备了更豪华的沙发、更丰富的配置,但在关键的三大件技术研发上乏善可陈,倾尽全力打造出的WEY无外乎是一个更豪华的哈弗而已,可人家底子好啊,年继续销量破百万,依然有着辗转腾挪的空间。

吉利则是另一个例子,年吉利顺利完成万辆的年度目标,总销量全国第四,它具备“吉利-LYNKCO-Volvo”高中低核心品牌矩阵,上汽收购MG和罗孚,只是拥有了个壳子,把罗孚的生产线拆了搬回中国,在英国留了一个研发团队,没有销售渠道,技术则毫无价值,而且在随后的营销中荣威和MG都被冠以“民族品牌”的头衔,这谁信呢?

吉利则通过并购,拥有了包括技术、研发团队、生产线、管理团队以及最重要的全球销售渠道,毕竟MG重返英国市场还是靠着借用上汽通用才完成的。更关键的是,创始人具备更强的把控力,他的战略眼光、发展延续性、品牌矩阵的打造,都已经初显成效,沃尔沃因入华而获得生机,并且以其强大的技术储备帮助吉利打造了LYNKCO品牌,本身拥有的帝豪、博越等产品线品质也已经逐渐趋近合资水准,技术储备不断推进。当然,人才吸引能力与坐拥交大/同济的上海还有差距,但哥德堡、杭州湾两大研发中心,以及包括上海设计中心在内的四大设计中心,足够在人才层面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仅缩小了与上汽乘用车的差距,更在诸多层面上实现了反超。

再者,上汽荣威还在荣威RX5增长乏力,没有拳头车型替代的基础上,开始了“换标”战略,或许将进一步减弱消费者的认知。也许在营销层面,上汽荣威又赢了,毕竟又收割了一波流量。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过硬的产品,这也再度成为了上汽荣威“阿克琉斯之踵”,毕竟,这还是一个靠销量说话的时代。

-END-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Rover到荣威换标从不是解决销量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