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有了升级版
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不准孩子到操场玩耍。相信任何看见的人首先的反应就是“圈养”(昨日《东方早报》)。说到“圈养”,我们都还是挺有体验的。我小时候还好,家长忙于工作,而且周围还有点野地可以去撒欢。比我们稍微小一些的孩子就大概赶上了计划生育那拨儿,都跟宝贝似的捧在手里。老师虽然未必把学生当宝贝,但家里都是独苗,出了事情也承担不起。总之,大家的活动范围都是越来越小,最后都觉得自己是在被“圈养”当中。笼子里肯定飞不出鹰来,小时候连操场都去不了,体格如何不用说了,就是精神状态如何也是很难讲的。我记得有个科幻小说叫做《时间机器》,写到未来的时候,把未来的人写得都很懦弱,盖因这些人的老祖宗把世界建设成了一个没有疾病与威胁的世界,后世的子孙也就成了懦夫。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圈养的熊猫被放归自然后,千辛万苦地回到动物园,就是为吃上可口的东西。您看,有些物种除了不适应环境或者被人类杀绝了以外,还有一些是被人类“爱”死的。熊猫被“爱”死了也就罢了,我不知道将来的世界谁会像爱护熊猫似的爱护这些未来的孩子———估计想爱护也爱护不起来,好几亿人呢,什么动物园都装不下。而且要真是为孩子好也就罢了,更多的是不想承担某种责任。这样的老师或者学校,还真是少见的很。因为出于爱还是情有可原的,出于自私的利益,未免就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另外,如果精神上也被“圈养”,恐怕就是件更可怕的事情。如果要是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的精神早晚有高飞的那天,可一旦从外在的形式到里面的内容都是“圈养”的形式,就是鹰的种都能成肉鸡。所以,王小波先生那篇《特立独行的猪》真的应该多读,至少当老师的人要读一下,免得教育出来一些连猪都不如的孩子。当然,如果目的就是不想承担责任的老师或者学校不读也就罢了,他们本身就是已经习惯被圈养的,恐怕读也读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