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9 9:40:00
精彩导读:虽然它的市值和净利润距离中国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上汽集团,还有一段差距,但是如果要说中国目前“最牛汽车股”,却非它莫属。正如朋友讲述她的一位朋友的经历:这名跨国投行工作人员在年辞职后,将自己所有资产变成现金,购买该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今年,他已身家过亿。近两年,这家公司股价一路飙涨超过10倍,市值突破亿港元大关,被纳入MSCI的全球基准股指;另一方面,这家上市公司汽车销量在中国市场需求低迷的大背景下,保持高速增长,被资本市场看好,成为宠儿。这家上市车企,正是吉利汽车。那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民营品牌,吉利汽车为何能一步一步,将自身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牛汽车股”?春晓基地与“最牛汽车股”日前,汽车K线走进对吉利汽车至关重要的吉利汽车宁波春晓制造基地,从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探秘当前支撑吉利汽车业绩的硬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汽车K线进入工厂后首先发现,该基地目前正在全面施工,通过询问后得知,春晓制造基地目前在新建生产线,产能将从目前20万辆/年,扩至30万辆/年,以满足目前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作为吉利汽车“3.0时代”产品的诞生地,宁波春晓制造基地始建于年底,占地亩,主要生产吉利KC-1、NL-3(博瑞和博越)两款车型,能进行模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其中包括冲压、焊装、涂装及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同时配套小涂装车间、注塑车间、交检间、CKD车间。为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关键生产设备全部采用外资高端企业的进口设备,实现冲压线、焊装线、涂装线全自动化生产。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合资品牌价格纷纷下探,自主车型再走“低价高配”策略获利艰难。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日趋紧密,中国品牌还要突破国外汽车品牌在技术品质方面的压制。加之消费者消费需求升级,对车辆性能、安全、智能化等配置要求更高,使得自主车企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整,融合“工匠精神”,深耕产品品质。年,吉利汽车首款“质变”产品博瑞,便诞生于春晓基地。该车凭借独具特色的设计、良好的制造工艺和品质,以及丰富的科技配置,实现了中国品牌在B级车市场的突破,对吉利和中国汽车而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去年3月,吉利战略SUV产品——博越也于该工厂下线,截至目前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大关,连续超过10个月突破2万辆。博瑞和博越的热销,也带动吉利汽车整体车型价格水平、品牌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这两款车,也被认为是吉利汽车股价大涨的重要功臣。因此,春晓制造基地“3.0时代”工厂,功不可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就在距离春晓基地多公里的杭州湾,斥资62亿元的吉利汽车技术中心也宣告成立,投入使用,为吉利汽车从硬件到软件,提供了更强的支持和背书。“3.0时代”产品为何被认可?“十几年前,国产车和外资车开一趟回来,我能在篷房里听出哪辆车是国产车,哪辆车是进口车。”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赛车手、现任警察学院特种驾驶总教练柳实和很多人一样,对中国本土汽车曾抱有“不行”的固有观念,但通过感受汽车技术和性能,让车辆性能发挥到极致状态后,他改变了对国产车的看法。“由于对车辆底盘、悬挂的强度及韧性有更高的要求,以及车辆操纵性、车身稳定性、安全性也是完成特种试驾的重要因素。而吉利汽车作为民用车型,在不同于警用车经过改装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完成每项特种驾驶科目,确实出乎我们意料!”柳实告诉汽车K线。如果说产品硬实力被专业人士认可,是吉利汽车成功的因素之一。那么随着核心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吉利在动力总成、安全、智能驾驶和智慧互联领域的突破和发展,则让吉利汽车具备了自己构建技术品牌体系构架——iNTEC的能力。就像丰田最新推出的TNGA构架、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本田汽车的Funtec、奥迪的quattro等技术品牌,中国车企也在支撑产品的技术品牌化。为此,吉利除了建造吉利杭州湾研发中心,还相继成立了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吉利英国研发和吉利汽车研究院,形成了四大研发中心布局。所以,在春晓基地诞生的吉利最新一代产品,在技术领域并不逊色于外资品牌。目前,吉利汽车iNTEC技术品牌已包含智慧互联车行技术G-NETLINK,人本安全技术G-SAFETY,高效动力技术G-POWER,健康生态技术G-BLUE,智能驾驶技术G-PILOT等五大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模块。让人们看到吉利汽车在产品质量和对消费者以人为本造车理念的承诺和践行。随着技术品牌的强力加持,吉利去年至今,还相继推出了帝豪GS、远景SUV、帝豪GL、远景X1/X3/S1等新车型,得到中国消费者认可。11月7日,吉利汽车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突破95.2万辆,同比增长72%,已完成万全年销量目标的87%。11月15日,吉利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万辆。汽车K线认为,年底将至,汽车市场将迎来购置税补贴退出和春节前销量高峰,如果吉利汽车“不藏销量”,其销量将有望达到万辆。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