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实施新规:运营异常10分钟启动应急预案
从下周五起,地铁运营遇到突发情况时,乘客获取具体信息的时间将提速至少一倍。最快14分钟内,故障情况就将通过地铁官、官方微博和等络平台公开发布,提示市民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出行。此外,地铁部门还将首次尝试发布故障排除预计时间等信息。 昨天,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会同市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公司联合发布升级版《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突发事件乘客信息发布规则》,新规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9个月地铁故障13起 目前,本市轨道交通线总里程达到456公里,络化运营特点明显,工作日经常遇到上千万人次的大客流。高负荷运转使地铁线路故障增加。据轨指中心统计,今年1月至9月,北京地铁对乘客出行造成影响的故障就达到13次。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辐射效果明显,往往事发车站故障了三五分钟,有些远端车站尤其是换乘站就可能人满为患,不得不限流。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地铁4号线和大兴线,以及10号线相继发生因设备系统故障造成运力大幅度下降,影响乘客出行的事件,暴露出故障信息发布不及时、发布手段单一等问题。 轨指中心常务副总经理梁平介绍,这些故障中约8成是因为信号或车辆“掉链子”造成的。当线路越靠近中心城区、发生时间越接近高峰期,事故影响度就越高。例如9月16日4号线故障,影响了约11万乘客出行;10月14日10号线故障,约10万乘客出行受阻。 站前广场有望增故障广播 目前,遇到运营影响较大的事件,站台上的乘客信息系统(PIS)信息显示终端只是在屏幕下方以滚动条的方式显示信息,同时,地铁外部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发布方式,导致发生故障后,仍有大量客流涌入地铁站。 为此,升级版新规将信息发布的范围拓展,地铁官方站、微博等都首次成为发布渠道。京港地铁发言人杨苓说:“每一座车站都准备了围栏和通告,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将及时在车站内外发布信息,尤其是在车站口设置专人提醒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站前广场也考虑增加循环广播,与站内同时发布事故情况。” 此外,新规则明确,今后事发线路的PIS系统将以全屏方式显示事故信息,同时车站和列车都将加密广播次数。随着故障等级增加,与事故线路直接接驳和非接驳线路的PIS系统也将通过全屏或滚动模式发布信息。 同时,地铁官、官微也将实时发布故障处理进展情况。北京地铁发言人贾鹏说:“全市各条线路修建年代差异较大,PIS系统的视频制式也有不同,5号线、10号线一期和机场线目前还不具备全屏显示功能。今后,这些线路的PIS系统将逐步更新。” 1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 运营异常信息发布启动时间将大大缩短,原来为10分钟,目前为“列车运行间隔超过计划间隔两倍或列车延误时间达10分钟”。当故障时间超过15分钟时,全路启动警示。 早晚高峰时发生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最快启动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倍左右。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举例说,以目前运营间隔最短的地铁2号线和4号线为例,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两分钟,当列车延误4分钟时,就将启动应急预案。之后5分钟内,乘客将通过站内和列车上的PIS系统获悉事故情况。之后10分钟内通过官和微博发布故障信息,这意味着事发14分钟内这些信息将在官和微博上发布。而以往,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二三十分钟。 “运营间隔比5分钟大的路线,最慢也不得超过10分钟启动应急预案。”梁平说,“目前本市尚不具备预警机制,但是交通部门已开始研究这种更高效的发布模式。” 梁平坦言,由于地铁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很多,处理起来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很难明确规定最慢处理时间等细节。但是新规明确了信息发布流程,一旦有新进展必须快速向乘客发布。尤其是一些换乘站临时限流等信息要及时公布。 按照新规,轨指中心将牵头组织运营企业成立现场指挥组,统一协调指挥运营异常时路的客运、行车组织工作,掌握轨道交通路运营动态,及时收集运营异常信息,进行运营异常时乘客信息的发布等。 追访 早晚高峰专人“盯”事故 新规实施后,最快14分钟内,一条准确的事故信息就将通过微博发布。这期间,地铁微博的需要完成与事发车站沟通,了解事故处理细节、查询避“堵”换乘引导信息等一系列工作,并将这些浓缩到140字内发布。 “压力特别大,目前负责微博的8名正加紧培训。”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信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日早晚高峰,微博将启动值班制度,在办公室内“盯”事故,及时发布信息。目前,值班时间确定为每日7时至9时,17时至19时30分。(北京 刘冕) :“泰坦尼克”将永久停留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