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携大战背后 OTA产业链或颠覆
这已经不知道是“去携大战”的第几季了,而且很显然,围绕着守位和上位,冗长的剧情还将继续。
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哪儿正在改变着一切,甚至影响了“行业老大”携程对于整条旅游产业链的自省。在这个最早电子商务化、集中度也比较高的行业里,人们开始讨论去哪儿和百度的合作、淘宝和京东商城的试水,以及“今夜特价酒店”和驴妈妈的崛起,而携程总是被拿来当做故事的背景。
OTA(Online Travel Agent,从字面上可理解为通过互联为游客提供查阅和旅游产品预订服务的中介机构)正在没落?这显然不是一个严谨的命题,毕竟携程、艺龙还占据着半壁江山,而且,去哪儿的商业模式也隐隐约约透出OTA的影子。或许,我们只能说OTA在“异化”——不仅仅是携程和去哪儿的改变,而是整条产业链或将迎来颠覆。
冲突
有没有想过收购和复制去哪儿?面对这样的问题,携程的副总裁丁小亮的回答非常肯定:“携程如果自己来做垂直搜索,将与现在的模式有很大冲突。”
这其实不难理解,去哪儿出现之前,OTA和资源方形成的价格体系相对固定,产品基本是自己采购。因此,绝大部分的小资源方因不符合OTA的标准,被挡在主流线上渠道之外。去哪儿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多地收拢资源方,包括大的OTA,当然更多的是小OTA和资源方的自销。这就需要十分灵活的价格体系,而比价模式肯定会带来大量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这使得那些小OTA不得不采用“牺牲佣金拿返点”的模式。所以,对同一个资源,携程的报价常常显得缺乏竞争力。“去携大战”的根源就在此处,去哪儿认为携程通过价格体系搞垄断,而携程则认为稳定的价格体系是好产品的根基。“现在看来,OTA的确太强势了,已经失去了制衡的作用。”去哪儿副总裁戴*说。而丁小亮则认为,“在美国,OTA依然是最强大的渠道,垂直搜索并没有诞生一家伟大的公司,原因就是它很难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和去哪儿的商业模式比较接近的美国公司是Kayak,成立于2004年的Kayak如今的月搜索量已经突破1亿次,净利润在去年第三季度就超过了1000万美元。在各个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它在元搜索领域(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搜索引擎来实现检索操作)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56%,在所有旅游中介的访问率排行中,也稳居第五。
而在最初,它并不受重视。Travelocity (一家美国大型OTA)CEO米歇尔·佩鲁索曾表示一直在评估旅游搜索引擎类站,但并不确信它们能产生价值。随着Kayak的崛起,一众OTA也开始改变对元搜索的态度。2008年7月,美国另一家OTA Expedia收购了用户提交内容站Virtual Tourist和其所属的垂直搜索站One Time;2009年10月30日,Expedia又通过下属公司Trip Advisor(旅游评论站,类似于国内的到到)并购了中国第二大垂直旅游搜索——酷讯。
但Kayak和去哪儿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像是一个批发商,它的流量大部分导入到了Expedia,、Travelocity 、Orbitz和Priceline这四家北美最大的OTA中,而后者的流量则更多的导入一些紧抓返利的小OTA手里。
在美国,垂直搜索显然不如O-TA强势,因为美国固定的价格体系使得它们根本没有价格优势。Kayak只能通过搜索引擎优化、社交等推广方式,去赢得流量,再把这些流量贩卖给OTA。因此,它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广告,在它的收入构成中,广告占到5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