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秋时节,人们送礼收礼喜闻乐见的更多是大品牌,面子货,中国消费者买车的价值观仍是绝大多数离不开对面子的考量。而对于车子,最直观反映面子的元素,无疑就是车前车后的那两个车标,说车标能决定一些人买不买这辆车也不为过。甚至,连疆哥也会质问自己:买车真的能不看车标吗?
当然不能。从某一方面来说,车标代表的也是主机厂软实力的一种表现。其一,车标体现一种文化底蕴,意味着一段历史。比如,宝马的车标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的螺旋桨,背后可以追溯到宝马前身年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奥迪的四环更是合并前四家汽车公司的结晶。而我们的大红旗,也能让人想起那个红色激扬的年代。透过一个小小的车标,我们竟也能读到这么多的故事,不得不说车标是个有意思的东西了。
车标作为外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主机厂设计功力的表现,凯迪拉克车标历经38次演变,别克车标历经了15次演变,每一次改变背后通常伴随设计风向或大或小的转变,而归宿也都只是为了变得更美。车标美,车更美。这句话也不是无厘头。譬如,中国品牌就生动诠释了车标是如何引领整车的颜值提升。
吉利汽车和比亚迪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教科书。吉利1.0时代用的是蓝色主调的六道太阳光加地球车标,就是挂在吉利自由舰、吉利豪情上的那个土气车标。吉利2.0时代,用的是红黑帝豪车标、全球鹰和英伦车标,这个时期的车型以老帝豪为代表,颜值大为提升。吉利3.0时代,统一换用现在的蓝黑宝石盾形车标+GEELY字母标结合,吉利博越、吉利博瑞、吉利缤瑞等车型的颜值不输合资,有目共睹。
同样的,比亚迪从以高仿花冠的F3为代表的蓝白山寨宝马标时代到以高仿凌志RX的S6为代表的山寨起亚标时代,到如今以宋MAX、唐二代为代表的自成一体篆体王朝车标的时代,车标发展的背后也是整车设计能力提高。
中国人买东西认牌子,在香烟这块又特别有代表性:买烟的人和收礼的人都会为了这“中华“二字感到有面子,至少不掉分;广东人抽烟一般又首选”双喜“和”五叶神“,高香劲道足。
买车也是这样,一个牌子往往就代表了一种特点,我买个车看车标或许也大概能知道这个车是怎么样,有品牌差异性。我买一辆马自达就通常表示愿意为了愉悦的ZOOM-ZOOM放弃相对的舒适;我买一辆本田也意味着澎湃的机头可以掩盖挡不住的路噪和轰鸣。车标成了一款车品性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很难被改变却极易被传播。
如果单纯这么看,根据车标买车是很科学,也是很合理的。只不过现实困境是,车标可以代表的东西早就从主机厂的软实力扩大到车主的软实力。车标虽不分贵贱,但是品牌本身却总是会有三六九等,等价于品牌的车标也就难免附上一些阶级性。B字宾利或者R字劳斯莱斯意味着拥有者非富即贵;BBA的车标代表着车主应该是个成功的中产阶级或者小资贵族,五菱车标却意味着车主很可能还是白手起家的阶段。俗气点说,有钱没钱,有大钱还是只有点小钱,车标可以成为一个首选的判断标准。
车主的身份,或者说脸面就这么跟车标联系上了。古人即有“光宗耀祖”和”衣锦还乡“的说法,足见面子对中国人而言可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为了脸上更有光,打肿脸充胖子,硬超着预算为了买一个更高级车标的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说更贵的车标意味着更丰富的配置、更优秀的品质或者更好的动力总成什么的,买车看车标估计不会引起什么争论了。恰好的是,不少汽车集团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引入的平台化,在碰上一大群买车爱面子的中国人之后,就变得非常值得玩味了。
平台化生产之下,两个品牌之间的一个车的差距已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说车标成为了最大的差别,除此之外,只剩下价格差异了。花更高的价格,买到的就是一个更高贵的车标,这到底值不值也就成为人们经常讨论、争议的地方。
我们前面说到,车标它是车主和主机厂软实力的双重体现,按这个道理,花更多的钱买一个代表更高价值和历史底蕴的品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中国国情是文化底蕴这玩意大部分人欣赏不来的,设计好不好看也是各花各眼,而差异性就更不应该产生差异性价值了。这么一排除,花高价买个车标似乎就很笨了?那也不一定,除了这些以外,更贵的车标如果还附带着更优质的售后服务这些东西,似乎也是物有所值。
诚然,在中国服务业水平还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汽车的售后服务要不水平无太大的差异要不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售后成本。这样下来,买车看车标又成了花钱不讨好的事情了?在疆哥看来,在当前环境之下,买车看车标更多是为了获得一种自豪感,成就感,或者换成虚荣心、装逼的感觉,而如果我花得起更多的钱买一个车标,我也很享受车标带来的这种感觉,这钱不就花对了?
花该花的钱,做爱做的事情。如果你是甘愿当的水鱼,那就当一条沉浸其中的快乐水鱼,上钩者有车标带来的精神快乐,不愿上钩者有省下一大笔车标提升费的物质快乐,买车图快乐就好,车标不车标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