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吉利新能源官方发布了帝豪EV的升级版——EV,打响了国内续航公里第一枪,看了这款车的动力配置,就知道它是实至名归——新车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km;在80km/h等速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增至km。相比EV的km续航,EV无疑会再次扩大我们的生活半径,降低了电动汽车充电频次,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帝豪EV这款明星产品的电池。EV高性能的“芯动力”是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提供,整个电池包系统由95个方壳电芯组成,在同等空间内,总电量(由EV的41kWh)提升至52kWh。
说完电量,我们再来看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之前EV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是Wh/kg,而EV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Wh/kg,提升了近41%,这无疑是业内领先水平。相较于EV,帝豪EV的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提升,归结于很多小秘密,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展示一下。
01
高能量密度电芯—小体积、大容量
EV采用的是高镍材料电芯,我们在材料和电芯层面展开了很多基础研究,如单颗粒表征、薄层材料表征、颗粒交互作用等。此外,我们还有完整的能量密度提升计划——能量密度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达到Wh/kg。
除了电芯材料,EV的电芯规格是以VDA标准为基础,通过增加单体电芯厚度来减少串并联数量,以此提升系统能量密度。
当然,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不能仅靠改进材料,还要更多地考虑电池系统集成技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然而,电池并不能一味追求高能量密度,我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还兼顾了电池寿命等性能。
02
紧凑的Pack设计
我们不仅在电芯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还将模拟仿真技术运用到pack前期设计阶段,在确保刚强度及结构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实现减重设计。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具备静强度、模态、振动、冲击、挤压等全面仿真的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该技术来进行拓扑优化和形貌优化,最终达到电池箱体轻量化的目的。
03
轻量化设计
能量密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就是电池重量,EV的电池包只有kg,与EV相比,减重10%,这一进步得益于我们先进的材料技术和紧凑的结构设计。
接下来带大家看一下EV的电池箱体。帝豪EV电池箱体上盖采用的是先进的SMC复合材料,SMC复合材料优势明显,因为它的比强度是钢材的4倍,同时重量还轻;电池箱体下箱体使用铝型材,实现了轻量化和高强度的完美结合——让电池包在体积和重量并未增加的前提条件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Wh/kg。
参照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策,EV搭载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有助于车企和消费者获得高级别的补贴。宁德时代将继续与吉利新能源进行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长续航的产品,力争实现客户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车有灵“芯”
更多车有灵“芯”系列文章,